首页

女王口水黄金

时间:2025-05-29 21:34:48 作者:中外学子以广西壮乡非遗为媒共赴文化之约 浏览量:28066

  【东盟专线】中外学子以广西壮乡非遗为媒共赴文化之约

  中新社南宁5月29日电 (俞靖)5月29日,中国(广西)—东盟非遗青少年传承联盟揭牌仪式暨2025年中外儿童庆“六一”系列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青少年代表与中国师生以非遗体验和友城交流为载体,共赴文化之约。

  此次活动以“童心同行 外事筑梦”为主题。活动上,“中国(广西)—东盟非遗青少年传承联盟”在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正式揭牌,广西校方与越南广宁省黎圣宗学校代表签署《国际友好学校协议》,该协议明确将在非遗手工技艺传承、教师研修、学生跨国研学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我们知道绣球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学生通过手工激发对传统文化兴趣的教学方式,值得借鉴。”越南广宁省黎圣宗学校副校长阮氏金莺表示,越南广宁省与广西人文相通,中方教学中重视本土文化,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希望以此平台为契机,邀中方赴越深度交流,助力越中学子增进情谊。

  在活动非遗共创展区上,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传承人唐纯翠向海外学子展示壮族香囊“麽乜”缝制技艺。她介绍,壮族人有在端午节制作“麽乜”的习俗,寓意为吉祥平安,青少年们亲手将艾草等药材手工缝制进带有壮锦纹饰布料中,在透着药材香气的“麽乜”里,感受壮乡“非遗”魅力。

  活动中,中外青少年共同参观了广西国际友城展示厅,通过外事礼品和重要外事活动影像资料,了解广西与国际友城之间的友好往来故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广西积极推动与东盟国家的教育文化交流,目前已建立数十对国际友好学校,年均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超百场。目前,广西正整合外事资源,致力于构建联通中越两国的跨国教育资源共享网络,让青少年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力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西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助力春耕备耕

双方就两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货币金融政策、金融稳定与监管、资本市场、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以及其他双方关心的金融政策议题进行了专业、务实、坦诚和建设性的沟通。中方介绍了金融管理部门支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一揽子政策,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工具,即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中方并就相关问题向美方表达了关切。

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优化支付服务

董晶岩说,叙利亚人对中国市场的了解还不够。通过这几届进博会,一些率先到中国市场试水的叙利亚客商渐渐把中国市场的正面信息带回国。近期,阿勒颇手工皂在中国大火,不少制皂者已开始着手建设新的厂房与生产线,甚至带动了当地原材料、运输等相关领域的景气。手工皂之外,大马士革锦缎、贝壳镶嵌手工艺品等虽然进入中国市场不久,但都保持较快增长。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一条马面裙,多样过新春

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袁熊表示,本次比赛是首次跨粤港澳三地比赛,创新设计了“通关查验前置+闭环管理”模式,给予人员和车辆快速通关便利,实现人、车、物“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的无感智慧通关。

李强: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我和同事都很期待新规的落实落地。”湖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分部经理汪勇代表从业10年来,日益感受到社会各界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心关注的同时,也切身体会到这一群体在社会保障方面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4年江苏援藏实施66个项目 资金总计5.57亿元

据楚雄州委宣传部部长李汶娟介绍,近年来,当地通过“传统技艺+现代创意”的方式,推动彝绣实现“绣品变商品、秀场变市场、绣片变名片”大转变,从而推动彝绣产业成为推动村民增收、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渠道。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